今天才抽空看了這部直播影片。
在影片中,兩位主持人回應了觀眾的提問。許多提問都是想了解台灣釋憲狀況,以及馬來西亞的法律又是怎麼樣的狀況。這些提問顯示了馬來西亞朋友們的想法:羨慕台灣的『先進』,以及焦慮馬來西亞的『落後』。
我認為,即便是看似光明的台灣同婚,其實內裡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曾遍地開花的小蜜蜂至今活躍者非常地少,也不一定有能力與在地政治人物(包含議員、里長等)溝通,抵消MM的遊說。其他性別議題似乎也是被忽略的狀態,包括性別平等教育、愛滋議題等。換句話說,台灣也有自己要面對的問題。
我們當然可以羨慕台灣所取得的成就,甚至可以參考他國的經驗。但我們也得必須承認,自己的國家也有自己的課題,不能完全複製他國的做法。雖然馬來西亞是大家口中的『回教國』、一黨獨大五六十年、檯面上完全沒有現任國會議員以自身立場公開支持同志等等困境,顯得同婚合法看來遙遙無期。在困難重重的馬來西亞,難道真的什麼都做不到嗎?我不認為。
我曾經為了碩論,找了好些馬來西亞同志相關報導,從八十年代至今,看到中文報章的態度其實有些不小的轉變。也許那改變的步調很慢,但總比沒有的好。馬來西亞的同志在夾縫中生存,雖然很辛苦,但還是拓展了一些小小的空間。以直播的團體異樣為例,他們舉辦了工作坊教導同志如何面臨警察,也努力在社運中揚起彩虹旗讓更多人看見同志,他們為了同志社群的權利可以說是付出了不少。除了異樣,從過去至今其實有不少的LGBT群體與個人也在耕耘,例如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性向自主活動。
可惜的是馬來西亞太少人在努力了,大家都以為馬來西亞是不可能改變些什麼的。如果我們持續這樣的想法,那當然不會有轉變。如直播主持人玉珊提到的一句馬來語諺語:『sedikit-sedikit, lama-lama jadi bukit』(相近的中文成語是『聚沙成塔』)。如果從今天起,我們持續做些什麼,相信有一天我們一定會累積出可觀的成就。
姑且不說別的,就說前些時候因性別氣質而被霸凌,不幸離世的印裔年輕人Nhaveen。他的離去讓許多人感到憤怒,但我們不能只停留在這裡。我們必須思考悲劇背後的社會架構,並努力宣導性別平等教育。雖然短時間之內,我們無法在體制內教育學子。但可以從個人出發,好好跟身邊的親友去說:『不應該針對任何人的性別認同、性傾向、性別氣質去歧視、排擠』,我想這樣的方式多少還是有用的。我覺得Nhaveen的悲劇應該不會是馬來西亞同運的導火線,但我們還是可以努力,為同志社群或性別議題做些什麼,因為行動才是力量,而抱怨不是。
期待有那麼一天,我們也能有自己的同志驕傲月,慶祝多元性別的議題能被看見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