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同志教育教還是不教?我們有話說!

作者:湯炳超(性/別元素讀書會)

  近期同志教育應否納入國小教育的問題引起了議論,我們性/別元素讀書會也關注了這項議題。在這次討論中,我們發現家長一直都很擔心「這麼早教會不會讓孩子混淆自己的性向?」、「教材內容太露骨,鼓吹性解放,教壞囡仔!」。一切的擔心,都在證明了家長愛護子女的心態。然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整件事情並非大家想像的那樣。

  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發現真愛聯盟所提出的教材可以說是虛構的,並以此誤導民眾,引起恐慌。實情是教育部在九年一貫的性別平等議題課綱,同志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議題,在國小五、六年級落實的部分是認識多元的性取向。所謂的教材則是拼湊而成,如果我們檢視其原文出處,就會發現這些資料是提供給老師的參考手冊,讓老師更能掌握同志文化。如果老師面對同志的問題,至少有全面地了解才能幫助學生,並非照本宣科地灌輸。而且原文也並非像真愛聯盟描述那樣的可怕,我們需要對照上下文的脈絡去了解,不能單憑幾句覺得有問題便大加笞撻。當初立意良好的性別教育,可惜被有心人士操弄成鼓吹性開放的教育,在立委的聲聲質問與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更是誤導一般民眾產生偏見。

  21世紀是資訊流通的社會,我們不能把孩子想像成純真無比。在小朋友漸漸懂事的階段,很多孩子已經知道這個世界不僅僅是異性戀。只是社會上的資訊往往帶給他們錯誤的印象,以致同志小孩不敢出櫃,在黑暗中摸索,而異性戀的孩子也會有樣學樣,霸凌校園內的弱勢。當務之急,我們需要教導小朋友尊重不同的性向,避免因性向而引起的校園霸凌。在國中期間,有些同志學生已經確認自己的性取向,這時候的他們需要更多大人的關心,而非否定他們的情感流向。對一般父母而言,如果孩子是異性戀那當然最好,可是如果家長忽視學生的同性情慾,一味想讓他們走回所謂「正確」的道路,會讓孩子與家長漸行漸遠。要是現在抽走了同志教育的部分,不僅僅傷害了同志小孩,也會給異性戀小孩做了一個最壞的榜樣——表面說不歧視,但實質上拒絕同志。屆時無論性向為何,小朋友都是性別教育不全的受害者。

  我們都知道應該營造性別友善的校園,要推行性別平等教育。可是性別教育不能只是在等社會大眾有共識才能全面實行,我們需要的是更多人參與討論,全面了解性別議題,而非片面誤解,這樣才能夠建立性別友善的校園。如果我們仍然杜絕知識,教育出來的下一代也仍會是一群不尊重差異、或漠視差異、或更不敢接受與承認自己差異的鋼板模型小孩。

  親愛的大人,如果我們提供的是一個開放的教室,貼近現實狀況的教室,學生就有機會面對並認識其他人的差異,從而認識自己。1也只有這樣,我們不會讓更多的葉永鋕在黑夜裡哭泣。


備註1:何春蕤主編,《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台北:元尊文化,1998年),頁7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