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投稿至當今大馬,請參閱右列網址: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191612】
四年前的馬來西亞大選,讓執政黨與人民受到很大的衝擊,因為在野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雖然沒辦法取得中央政權。但這一次的結果,讓我們看到:改變是有可能的。改變的其實不僅僅是百姓對政治的認知,也包含了社會運動。去年的709、今年的226讓我們看見,走上街頭的必要,而非滿足於室內協商。
我們要改變的不僅僅是行動,也包含了思想。世事瞬息萬變,許多過去的觀念已經不再適合完全套用在現代,我們需要從更多的視角,去討論不同議題。我們可以跟隨時代的發展,使用最新的科技產品。但何以我們不能跟隨時代的潮流,開展自己的思維?
以性別議題為例,女性運動進展了很多年,可是至今許多人對性別議題還是很陌生。比起過去無法走出家門,無法接受教育的情況相比,今天女性的處境可說改善了許多。但是社會根深蒂固的歧視依舊存在,許多人還是存有刻板印象。大家總愛根據生理性別,來決定男人應該有男人樣,女人應該怎麼樣等等。從出生開始的用品、教養到後來的期許,我們都只安排兩種路——男人與女人。可是世界本來是多元化的,我們總不能一刀切割成兩種,並強迫所有人根據這兩種模式生活。
舉例來說,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許多人認為賺錢養家是男配偶的責任,相夫教子整理家務卻是女配偶的責任。當有人超越這條界線,男主內、女主外,負面的眼光隨之而來。這樣的印象已被慢慢鬆動,可是還是聽聞身邊有人堅持傳統的男女分工。
再進一步談,雖然許多女性已經走出廚房,進入職場。但是放眼社會各單位,許多在上位的主事者依舊是男性,而在旁邊端茶水、做記錄的卻是女性居多。我們鮮少看見女性主管,在自己的單位發展才能。即便是有能力、有要求的女性主管,伴隨而來的卻是屬下的私語:『她一定是沒男人要的老姑婆』。相反的,有能力有要求的男性主管,我們卻不會諷刺他是『沒女人要所以寄情工作的歐吉桑』。
此外,許多女性也伴隨著『賢妻良母』的社會期許,無論她在職場上是怎麼樣呼風喚雨,但是我們總是期許她回到家裡『當個賢妻良母』。家庭一直是女性的枷鎖,在職場上是一份工作,而家裡卻又有另一份難以擺脫的無酬工作,這樣的情形也讓女性難以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社會時事。反過來看,許多男性下班後回到家,確實是休息的。家庭對他們而言確實是避風港,而非另一份工作的開始。有許多丈夫認為自己有『幫助』太太做家務,便沾沾自喜自居好男人。但實際上,家務是雙方共同承擔的責任,只要是家庭成員就有責任持家,家務不能任意歸屬在某一性別的成員身上。
在性別氣質方面,我們總是要求男性陽剛,女性陰柔,以符合這『陰陽協調』的社會。娘娘腔的男孩,陽剛的女孩,在學校被視為問題學生,需要被輔導,在社會上更是面臨許許多多的歧視,有的甚至賠上了性命。而這些悲劇、歧視是可以避免的,『逾越』了性別界限的男女根本不是怪胎。
從職場到家庭、氣質,我們可以看到性別依舊不平等。我們的社會還是保留許多對男、女性舊有的刻板印象,對於婦女節總是停留在歌頌婦女為國家付出,但迴避社會限制女性之處。如果看不到這樣的壓迫與歧視,再多的慶典不過是掩飾我們思維的與貧乏。當我們高舉黃旗挺淨選,想洗乾淨政壇時,請記得也洗一洗我們的腦袋,洗去陳舊與偏見,以開明的思維迎接性別多元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