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亞洲第一:尤美女和台灣同婚法案的故事》作者陳昭如與主角尤律師在瑯嬛書屋聊聊,分享過去推動婚姻平權的經歷。自1958年首位女性向台北地院詢問可否跟女性結婚,直到2019年同婚專法通過,台灣同婚之路可說走了一甲子這麼久。
尤美女律師自2012年起代表民進黨出任不分區立法委員,兩屆任期內積極推動同性婚姻法案而受到同志社群的尊敬。
在爭取同性婚姻的這條路上,許多政治人物、社運工作者甚至同志社群許多人都積極推動。我何其有幸,在台十多年來參與多次的遊行、動員,2019年的世界不再恐同日,與居所的朋友一起見證台灣通過同婚專法、見證雨後的彩虹。
閱讀去年10月出版的這本《亞洲第一》時,那些年硝煙四起的選戰彷彿又浮現在眼前。尤委員面對反同勢力的同時,也面臨來自政府、黨團、挺同團體的壓力,但她仍舊試圖為同志社群多做一些什麼。我也回憶起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時刻,例如彩虹圍城、婚姻平權小蜜蜂、宣導兩好三壞公投等。許多時候都看見尤委員陪伴的身影。在公投當晚,開票結果令同志社群氣氛低靡,尤委員仍打起精神到二二八紀念公園,鼓勵在場的同志,不要中途下車一起繼續往前。真是令人感動。
這本書之所以面世,是尤委員認為台灣同婚之路經歷立法、釋憲、公投,又回到立法的路上,與其他國家不太一樣。權利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要爭取的,這些經歷更值得書寫下來。
尤委員不僅僅是關注婚姻平權議題,其實在立委任期內也處理過許多其他法案。在擔任立委以前,尤委員在性別平等的工作上就有不少經歷,從加入婦女新知建構婦女意識,再參與起草男女工作平等法、推動民法修正等,也曾面臨鋪天蓋地的反彈。
尤委員表示許多社運團體會認為有些社運人士帶著社會期待進入體制後「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尤委員認為換位置就一定要換腦袋,因為不同位置有不同考量,無法用之前的經驗去處理。很多時候位置越高,說話的空間越小,因為說出來的話會影響更大。尤擔任過反對黨的立委也當過執政黨的立委,說話空間也有不同。
尤委員再說明,像有些區域立委即便是支持同婚,但礙於樁腳有許多是對同志有偏見也保持反對立場,無法正面表示支持。要一一說服其實不太容易,但尤委員還是秉持正能量,相信溝通能改變偏見,書中也有舉例,有天晚上尤接到了民眾來電,當時助理都已下班,但是尤委員還是花了接近一個小時,跟反對者溝通同婚法案。
即便是假消息流窜的今天,尤委員還是提醒大家溝通,更要記得對方也是人,了解對方的感受及憂慮,我們才有機會好好去談彼此的差異。如果台灣同婚法案通過帶給我們什麼重要的學習,我想那就是溝通。謝謝我們心目中的「美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