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參與同志諮詢熱線舉辦的研討會,這場研討會邀請了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的各領域工作者,分享他們在處理同志議題上的經驗。兩天下來,收穫良多。香港的朋友在分享同志運動經歷時不忘佩戴黃絲帶,簡介最近的運動。中國各地雖然面臨不友善的制度,但窮則變變則通,他們在各種縫隙之間運動。新加坡的代表也介紹了他們的驕傲——粉紅點,而台灣的夥伴也介紹了多元內容的同志運動。看著他們侃侃而談分享經歷,實在很佩服他們的傻勁。
唯一可惜的是這場研討會並沒有來自馬來西亞的聲音,我沒有問主辦單位,也許他們邀請了但無人方便出席,也許是馬來西亞沒有適合的人選。我在意的其實不是馬來西亞有沒有被人家看見,而是我們的國民怎麼看自己的國家?
許多朋友常羨慕其他國家的同志大型活動,然後停留在抱怨馬來西亞很保守,無法舉辦同志運動等等。我們只能這樣嗎?難道中國、新加坡就很開放嗎?香港、台灣真的比較輕鬆嗎?如果好好認識同志團體,就會發現他們面臨的環境是一樣地不友善,只是每個人每個團體具體遇到的狀況不一樣,所以選擇的回應方式也會不一樣。
伊斯蘭為馬來西亞的官方宗教,無論是宗教還是執政黨的立場都是反同志的。前數年教育部推出的LGBT辨識手冊,貽笑國際,顯見保守人士對LGBT充滿刻板印象。不僅如此,國內的執法人員對同性戀、跨性別族群並不友善。上個月人權觀察組織發表其報告,顯示馬來西亞跨性別族群的處境非常糟糕。血淚斑斑的經歷,我們承認馬來西亞對LGBT並不是那麼友善。
縱使環境惡劣,但馬來西亞還是有人在LGBT議題上努力。歐陽文風就不用說了,一支利筆力戰恐同觀點。粉紅三角基金會以愛滋角度服務男同志、性工作者;行動黨州議員鄭雨週在缺乏黨中央大力支持的情況下耕耘跨性別議題多年。在吉隆坡市中心,劉藝婉開了一家兼賣書籍的月樹咖啡店,讓客人透過書籍理解性別議題。路人甲表演社用戲劇喚起人們對性別議題的重視,也積極教育學生什麼是性別平等。還有很多朋友都在努力耕耘,無法一一細數。你可以說我紙上談兵,但他們都是實實在在地做同志運動。他們不擔心國家對付嗎?說完全不擔心是假的,但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用心做同志運動。在看起來非常保守的環境,他們找到了可以發揮的空間。
同志運動不只是一年一度的大遊行,而是每一天都在進行的抗爭。如果我們不去認識在本土用心推動同志議題的團體個人,並在人力或財力上幫忙他們,那麼我們永遠只能羨慕別人的遊行、別人的集會。讓我們一起行動吧,創造一個性別友善的馬來西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