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心碎的媽媽 愛滋家屬分享孩子的真實故事〉短片,各團體的回應與相關報導

短片






露德協會_20131111_13:40

聲明稿-關於<心碎的媽媽 愛滋家屬分享孩子的真實故事>短片

對於近日網路流傳<心碎的媽媽 愛滋家屬分享孩子的真實故事>短片,因內容描述與現況有諸多出入,身為第一線愛滋助人機構,本會認為有必要予以說明澄清,避免誤解擴大,且對愛滋社群加深汙名與歧視。

首先,本會對於長期以來,積極與愛滋病毒對抗的感染者及其家屬致上十二萬分的敬意,在對愛滋仍有高度誤解與汙名的台灣社會,謝謝你們仍積極的以正向、熱愛生命、永不放棄的帕斯堤(Positive)精神,與HIV愛滋病毒和平共生,實現自己與社群的夢想。同時,我們亦對部分團體組織,因為反對多元成家相關法案,在未釐清多元成家的真實意義與意涵下,汙名、消費愛滋感染者與家屬,且錯誤連結同志與愛滋,深感遺憾。

針對影片中與現實狀況差異之處,本會於下說明:
()愛滋不是男同志的專利,未做好普遍性防護(:安全性行為),每個人都有風險
現今本國籍的愛滋感染人口中,根據疾病管制署截至今年10月統計,因異性間性行為而感染的比例達19.54%,雖較同性間性行為少,但並非不存在。其中女性1,754人,更突顯愛滋並非僅與男男性行為者相關。片中的描述,加深男同志等於愛滋的錯誤連結,更令其它從事非男男性行為者忽視感染愛滋的風險,對愛滋防疫實為一大警訊。

()忽略安全性行為的重要
愛滋預防教育中,安全性行為的學習是一大重點。片中關於性行為過程一號禮物的描述,完全沒有提到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忽略只要性行為過程全程做好防護措施,每一個人都能將感染風險降到最低!反而於描述中,傳遞錯誤知識,並加重對同志跟愛滋的汙名。而落實安全性行為守護自己的健康,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篩檢結果僅會告知當事人,不會告知家屬
影片中描述愛滋篩檢的過程,若當事人已經CD4過低、病毒量飆高、身體又極度不適,其實已經呈現發病狀況,於實務經驗中多已住院,由醫護人員協助相關疾病確診,並告知"當事人"。若僅是進行篩檢,則由感染科醫護人員或愛滋個管師通知"當事人"回診進行西方墨點確診。

因此,不論是已經住院或確診階段,都僅會通知"當事人",不會通知第三人,包含家屬。除非已經有危及生命、昏迷或是未成年的情況,醫護人員才有可能通知家屬或緊急聯絡人。

()影片用語汙名愛滋感染者及其家屬
影片中出現許多如「他們的愛都不是愛」、「性關係複雜」、「人生這麼的不堪」、「可恥的是你們的所做所為」、「邊緣人」、「罪惡的深淵」等等用詞,在在醜化愛滋感染者,且充滿批判以及指控的意味。在本會所服務接觸的愛滋感染者家屬,多關注家人的身體健康、自我照顧議題,雖對於社群文化有所困惑不解,但並不會以批判、指控的用語來指責。愛滋感染者可能是你我的親友,而此一影片深深的傷害著許多感染者及其家屬

按聯合國暨世界衛生組織近來終極愛滋的策略中,積極邁向「零歧視」早已被視為愛滋防治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之一時,但部分反對多元成家法案團體或人士,過度將其與同志連結,甚至汙名與法案精神無關的愛滋社群,以各種不當手段傳遞錯誤資訊,製造族群對立,以道德恐慌訴求散播汙名、定罪與歧視的言論,實讓從事愛滋社群服務多年的助人者深感痛心。

這些言論不僅與國際愛滋防治潮流大相徑庭,更可怕的是,把多年來愛滋防治體系要把特定社群身份與愛滋傳染脫勾的努力付之闕如,更讓原本對愛滋缺乏正確認識、缺乏戒心的人,更疏於預防,陷入更高度的風險中。其實,任何人疏忽防範,都有可能感染,所以請別再製造愛滋與族群汙名了!

台灣的言論自由是可貴豐富的資產,但若濫用言論自由,傳遞錯誤且汙名的訊息,詆毀他人的生命價值,製造族群的對立與汙名,身為愛滋助人機構,我們需要站出來大力呼籲跟詆毀錯誤的汙名言論。每個人可以於自我學習後判斷自身的選擇,但不可以故意以錯誤的觀念影響他人甚至攻擊與自己立場不一樣的人。

神教我們愛人如己,神教我們要明辨是非,當教宗方濟說: 「我有何資格評斷他們?」、「心懷善良、尊敬上帝的人們不都是我們的兄弟嗎?」、「當上帝看到同性戀者,祂會慈愛的肯定他的存在,還是拋棄、譴責他?」2001年,他在阿根廷任主教時,曾探望愛滋病患。他跟醫院要盆清水,跪洗十二名病患的腳,並親吻其足。當教宗以實際行動關懷愛滋感染者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能學習一起關懷受愛滋影響的人群?

願你我能正確認識愛滋,願你我都能對愛滋病毒提高戒心,守護我們健康,願我們都能關懷受愛滋影響的人,更願正向的愛與力量在你我之中運轉,真正傳遞主的大愛。




帕斯堤聯盟_20131111_14:26

【帕斯堤聯盟聲明稿-關於<心碎的媽媽 愛滋家屬分享孩子的真實故事>短片】

利用感染者族群反對多元成家,我們帕斯堤聯盟不禁想說:可恥!!

近來,多元成家法案引發激進宗教團體對同志族群的戰火,HIV感染者族群,又再一次被激進宗教團體當成是工具大肆利用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感染者,要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羞辱、妖魔化!?

最近網路上出現一個「心碎的媽媽愛滋家屬分享孩子的真實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uuNz7s62fk)」影片,內容錯誤百出、謬誤甚多,再一次利用了感染者族群來攻擊多元成家法案,姑且不論這影片的出處與真假,這是讓人憤慨、不齒的。

第一、疾病不因性別傾向而有選擇性,而疾病的散佈傳染程度,也與法案通過與否無關聯性。

第二、偏頗謬誤的內容除了對感染者族群造成不實的傷害,也造成了防疫上的缺口:異性戀性行為就無染病可能的錯誤認知。

第三、感染者不是邊緣人。在良好的追蹤治療下,許多感染者不管是健康或是人際關係上,都相當好,甚至比一般人更佳,也許感染者就生活在大家的身邊,別將感染者邊緣化了。

第四、HIV相關治療上錯誤、扭曲的內容,除了醜化感染者的形象外,更是會造成治療防疫上的問題,也會使原本已有意願接受治療的感染者變得退縮。

十二月一日國際愛滋日將到來,但台灣的HIV感染者卻被惡意污名傷害利用,帕斯堤聯盟在此,除了表達嚴正的抗議外,也請大家仔細想想,污名化傷害了感染者族群,不斷損害感染者權益,讓感染者族群不敢現身,是否就能杜絕愛滋病的傳染!?還是只是掩耳盜鈴之舉!?

表述不同意多元成家法的立場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使用傷害感染者族群,散播不實資訊來達到目的的手段!!請讓疾病就只是個疾病,別再消費利用感染者族群,HIV不是只有一個故事、一個樣貌,不是只有同性戀才會生病,利用感染者族群來打擊多元成家法案或是同志族群,是相當不理智、無知的行為。




愛之希望_20131111_18:08

【針對20131108日心碎的媽媽影像檔之回應】

倘若這是發生在那位母親的真實故事,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
將心比心,我們也不捨她的心碎。
然而,那位母親在傷心難過之餘,
能否也試著去了解愛滋相關正確知識呢?

如果我們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愛滋,我們就可以發現幾件事:

一、愛滋病毒不會去區分性傾向及性別,自我性防護才是首要。
不正確的同性戀染病刻板印象,讓異性戀社群缺乏自我性防護的觀念。 
更多心碎的父母將不是來自同性婚姻,而是來自社會大眾的歧視與誤解。

二、勿再污名化愛滋感染者及男同志社群,用愛行動是為良方。
歧視男同志的言論將會招來更多的仇恨,不必浪費時間,活在無謂的誤解裡。
一味的打壓愛滋感染者及男同志社群,只會助長人際間的黑暗、疑慮、恐慌。
別以溫情之名去傷害別人,否則就算此片立意有多良善,都不是正確的。

三、家人能夠成為感染者支持的力量,有愛無懼 無懼愛滋。
我們都不希望自己所愛的人面臨到愛滋感染的情景,
倘若事情真的發生了,我們可以用同理的角度為對方設想。
愛滋是蘊含多重污名社會意涵的疾病,
我們面對疾病也許仍不能放下、不夠釋然,
但也可利用愛滋相關社會資源來幫助感染者家屬與子女們去面對和處理。

另一位母親的愛,無聲無息地流進你我的內心,卻留下溫柔的烙印。
邀請您閱聽另一位愛滋感染者媽媽的生命故事,
戴媽媽內在有顆善解、包容的心, 讓「愛」能時時感動不分性別與性傾向的人們。

她也將帶給這位心碎的母親滿滿的溫暖和勇氣...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_20131111_20:19

【聲明稿】回應「心碎的媽媽」影片:沒有任何一位父母應該承擔這樣的痛苦,感染者孩子也是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聲明稿
20131111

日前網路上開始流傳一部「心碎的媽媽  愛滋家屬分享孩子的真實故事」影片,由一位男同志感染者的媽媽個人獨白,娓娓道出對孩子感染愛滋,她的痛心與哀傷。

我們(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也接觸過許許多多感染者的父母家屬親友,這位母親的哀傷非常令人不捨,卻也間接反映出感染者平權距離現在社會的距離確實相當遙遠。

這位母親本身就是愛滋污名的受害者,面對孩子感染事實,她承擔了太多,將愛滋污名全體轉嫁在自己與孩子身上,其中包含的情緒與感受太多太複雜,影片中很遺憾的只呈現出(對孩子身為同志的)懊惱後悔與(對感染愛滋的)恐懼不安,而遺失了父母對子女愛護支持的溫暖。

這位母親或許因為過於哀痛,而不及陳述其他更多;然而,這段現身說法,已經沈痛地打擊了近來呼籲感染者告知的政策走向,如果我們鼓勵感染者、尤其是年輕的感染者,將自己感染的事實告知父母,那麼,我們應該更廣泛更普遍的提供父母們求助或諮詢的管道,盡力避免任何一位父母陷入無盡痛苦的深淵,因為,雖然感染者是孩子,但父母親顯然是更沒有資源、更需要協助、或許甚至比孩子本身更痛苦的一群人。

這樣痛苦的父母,如果沒有能夠慢慢穩定自己,重新找到接納孩子與原諒自己的可能性,如何能夠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拉他一把?

而孩子處在其間,感受到的關懷,卻可能內裝譴責,孩子成為受害者的受害者,並且反饋增強了污名的力量,以愛為名。

最後,我們誠心呼籲,給予感染者家屬更多的支持管道,讓家屬正確認識愛滋、不害怕與感染者共處,並且有機會撫平污名帶來的傷痛,真正成為支持感染者的力量。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愛滋諮詢電話:(02)25505963  電郵:praatw@gmail.com

官網:www.praatw.org  臉書:愛滋權促會






【立報】同志=愛滋 反多元成家搞抹黑

【記者李威撰台北報導】近來網路流傳一支影片,將愛滋與多元成家草案掛勾,指稱開放多元成家,不只增加政府愛滋防治經費,還將導致更多父母的心碎。感染者痛批,為了阻止多元成家,反對者竟然透過可恥的行徑,一再消費、利用感染者及同志族群。
「我想沒有一個父母可以接受自己兒子是得了這種病。」影片中一名聲淚俱下的母親說:「當他告訴我他出櫃的那一霎那,我心裡就已經準備好了,這個小孩子早晚一定會出事。因為男男同性戀,他們的性關係是很複雜的,他們的愛都不是愛。」
多元成家草案送入立院,反對聲浪不絕於耳,這支名為「心碎的媽媽 愛滋家屬分享孩子的真實故事」的影片上周公布在YouTube以後,立刻引發許多人不滿。

異於影片的看法
身為同志與感染者的家長,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跟影片中的母親相同。感染者馬修的母親「戴媽」表示:「性向是性向、HIVHIV,兩者怎能相提並論?」她質疑,難道感染者只有同志?
影片中的母親說:「同性戀不可恥、可恥的是所作所為。」戴媽反駁,同志的行為、同志的愛都不可恥,可恥的是「心靈上的髒」。戴媽認為,正是思想出了問題,才會把同志與愛滋講得如此負面。她反問,難道異性戀的行為與戀愛就一定純潔、高尚?
反對者聲稱,多元成家一旦通過,將因雜交、多P而導致愛滋疫情惡化。但戴媽認為,行為是個人的,制度本身卻是中性的,不要把多元成家的立意講得很猥褻。她說,就算沒有多元成家,這些行為還不是一樣在檯面下繼續發生?
戴媽認為,同志跟愛滋掛勾、提到多元家庭就要扯到性氾濫,其實都是過時的思維,是一概偏頗的負面言詞。她說,真正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愛滋深化一段同志情
這部影片同時也指稱,同性戀沒有真愛,但實際上,同性伴侶的愛情並不亞於異性戀者,即使是愛滋也無法阻撓。今年38歲的游先生,交往對象是一名感染者,在他得知另一半感染愛滋以後,並未選擇離去,而是留在身旁悉心照顧。
游先生表示,他一心一意只想著幫助另一半回歸一般人的生活,根本沒考慮過要離開他。現在,伴侶每個月要回醫院就診、拿藥、抽血、檢查,游先生都會盡可能陪伴在側,平日則提醒他生活中該注意的事項。
游先生形容,他跟另一半早就從激情昇華到老夫老妻的情感。他反問,如果老夫老妻有一人得了癌症,會被對方趕出家門嗎?深愛另一半的游先生表示,現在他只想陪伴另一半走出來、慢慢回復健康。
愛滋不僅沒有阻礙這對同志伴侶,甚至深化了這段感情。游先生表示,另一半的脾氣原本不大好,對他也蠻兇的,但在照顧扶持的過程,他看見另一半的改變,變得更加珍惜這份感情。

自責家長 用錯方法求助
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的個案管理師范順淵提到,影片中的母親面對兒子雙重出櫃(愛滋、同志),顯然還有許多放不下的情緒,凸顯母親跟孩子的溝通發生了問題。他質疑,如果真如影片所言,這名母親平常有在陪伴其他感染者家屬,但自己的情緒都無法處理,又該如何去協助他人?
范順淵表示,感染者的父母其實相當缺乏資源,有情緒是在所難免的。但根據實務經驗,他接觸過的數十對感染者父母,大多數在得知孩子感染愛滋以後,都是自責,而不是責備小孩。
但范順淵也指出,確實也有少數父母,在自責以後會產生補償心態,希望可以替孩子做些什麼、改變些什麼,但在父母親遍尋不著資源的情況下,將孩子帶去精神科或求助其他宗教,希望改變孩子性向。

避開污名 反倒確立污名
台灣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表示,家長在愛滋議題上確實比較缺乏資源與教育,有些家庭為了避開污名,減少跟親友的互動,自我孤立的結果,反而更加確立污名。
徐森杰表示,家長得知孩子感染,固然有所責怪,但自我反省的家長還是居多,想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哪裡出了問題。他提到,有家長因此試著開始理解同志,舉辦同志大遊行的時候,站在遠處觀望,改變原先對於同志的想像。
徐森杰呼籲,家長應該試著學習接納孩子的性傾向。另外,面對家中的感染者,家屬其實可以透過一些資源獲得幫助。徐森杰表示,醫生、個案管理師都是可以諮詢的對象,參加愛滋親子團體也是選項之一。另外,露德刊印感染者親自撰寫的家屬手冊,可以透過故事與正確知識的分享,讓家屬獲得更多力量。

消費利用 不擇手段
由感染者組成的帕斯堤聯盟表示,激進宗教團體為了反對多元成家,再次利用、消費愛滋感染者。帕斯堤聯盟質疑,污名化感染者族群,不斷損害感染者的權益,讓感染者不敢現身,難道這就有助於杜絕愛滋的傳染?
況且,帕斯堤聯盟表示,偏頗不實的內容,不只傷害到感染者,其形塑的「異性戀性行為就無染病可能」,更導致防疫的錯誤認知。

帕斯堤聯盟譴責,對多元成家有異見並不可恥,可恥的是藉由傷害感染者、散布不實資訊來達到目的的行為,「利用感染者族群來打擊多元成家法案或是同志族群,是相當不理智、無知的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