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今天,是第十一屆台灣同志遊行。這一屆同志遊行應該是同志遊行舉辦以來,同志社群最反彈的一次。
事情緣由是本屆遊行主題:「看見同性戀2.0:正視性難民,鬥陣來相挺」,主標中的「看見同性戀2.0」是呼應第一屆台灣同志遊行的主軸:「看見同性戀」,說明同志遊行已經舉辦十年了,但社會還是停留在對於同性戀的刻板印象。副標「正視性難民,鬥陣來相挺」則是說明性多樣社群仍在社會面對各種壓迫。
遊行前,主辦單位舉辦了兩場講座,從各個角度去談性別議題,包括愛滋、性別教育、未成年同志與老年同志的性、性工作、BDSM、藥物成癮。當時仍在運作的《立報》也在會後詳實記錄了兩場講座的資訊,在講座中,其中一名講者探討的是毒與藥的邊際、以及務實地看待娛樂用藥的使用。但這事報導出來後,在同志社群引起軒然大波,許多同志朋友都參與了這場論戰。許多同志認為,同志遊行不應該鼓吹吸毒、SM、賣淫等,也有一些同志站在主辦單位的立場,去思考如何因應位置更加邊緣的性少數。
遊行當天,不認同本屆遊行主題的同志走上街頭,帶著「我是同志,我不吸毒」的貼紙表達立場。我剛好拿到一張,跟各種遊行貼紙、卡片等文宣品留存至今。
除了娛樂用藥的主題引起反彈外,其實主標也有引起一部分同志團體的討論。如果遊行仍停留在看見同性戀,是不是雙性戀、跨性別更難在這次的遊行中召喚出來,所以當天也有熱線的成員號召【大BITch小遊行】,號召雙性戀、跨性別、雙性人等走出來,因為LGBT都是其實都是「同志」,都是這場同志大遊行的主角。
這一屆的主題較為拗口,不易讓更多同志運動工作者跟周圍親友去談同志現身以及更為邊緣的議題。副標題是說各種性難民,系列講座之一的娛樂性用藥議題卻被渲染成同志遊行鼓吹吸毒,令人無言。風波當下我仍是拖著論文未寫的研究生,如今已是上班族。在前一份工作中的經驗,正好讓我有機會去學習同志社群裡的藥物成癮議題。嘴巴說一句「我不吸毒」實在太容易了,但真正的困難是了解上癮背後的脈絡,如何回應藥物成癮者的期待與渴望。剛好今天有新滋識舉辦的亞太藥愛研討會,國內外的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從藥物成癮討論到多元性別。感謝這群專業工作者的分享,讓我們在處理成癮議題有更多的參考及想法。
在這十年間,同志社群的腳步是不停向前的,除了促成同婚專法的實施,也舉辦了許多台灣各地的彩虹活動。2020年應該是最熱鬧的一年,有十個縣市舉辦了十場遊行或彩虹活動,那一年最先舉辦的是桃園彩虹野餐日暨桃園第一次彩虹遊行,最後一場是雲林首次舉辦的彩虹遊行。
這幾年台灣有許多企業店家響應了彩虹驕傲月,表態支持或者參與遊行或擺攤。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同志遊行的理念,主題已經不像2012、2013年般艱澀,而是更加淺顯易懂。今年的主題「與多元同行」看似簡單,但做起來沒那麼容易。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習慣二元劃分,不喜歡的東西一律劃到另一邊去,可是實際上LGBT的身份是多元交織的,有愛滋感染者、藥物成癮者、性工作者、老年同志、青少年同志、身心障礙同志、外籍同志等。有些時候我可能站在比較容易被看見的位置,但也有些時候我的處境是更加邊緣的。
台灣同志遊行一路以來秉持的精神便是讓各種議題、各種處境的同志都能夠被看見,這是我欣賞的。近十年來我也帶著馬來西亞國旗走上街頭,今年也是一樣。
說起來馬來西亞同志其實也是性難民,我們無法在自己的國家揚起彩虹旗、戴彩虹手錶,有的甚至逃到別的國家申請難民庇護。說起來似乎有點心酸,但我也慶幸馬來西亞仍有同志工作者仍在服務社群,努力接住需要的同志。我們無法在家鄉高歌彩虹,那就在台北為我們的差異及多元歡唱。歡迎對同志友善的馬來西亞人、在台生活的馬來西亞同志,跟著輝煌條紋以及彩虹旗一起走遊行!
《立報》\追討情慾正義 性難民拒被看「賤」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本會於10/26舉辦【大BITch (Bisexual – Intersex - Transgender) 小遊行】,歡迎參加
羅毓嘉\成為同志遊行的不同意見書
沙發熊\我該不該參加今年的同志大遊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